人要活得快樂 先須持有樂觀的心態
人要活得快樂,先要讓自己持有樂觀的心態,因為人生有快樂的一面,但也有痛苦的一面。樂觀的人將焦點注視在美好的事物上,凡事往美好的、成功的、幸運的方面去設想、去解讀,因而心中常存有感激、感恩、感謝的甜美念頭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有一份珍惜親善的好感。
樂觀者會時常感念上天對我的優惠,慶幸我能得天獨厚,並且不忘記別人曾經對我的好處,心中常懷親善友愛的意念,對於跟我有關係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都認為跟我有難得的緣份,因而必須珍惜善待他(它)們,只要因我的存在而能讓他(她)舒適快樂,我也會在他(她)們快樂之餘得到更多的快樂。
悲觀者看人生,往往只注目於醜惡痛苦的一面,因此在心態上會覺得人生總是樂少苦多,感嘆人生不如意事常佔十之八九。所面臨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都有許多缺憾或毛病,對他(它)們都有一種厭惡或輕蔑的感覺,於是珍惜尊重之心不足,埋怨詛咒之意卻有餘。放眼所見有太多的嫌棄與抱怨,心中常懷忿恨不平與冷酷無情的惡意。
如能明瞭他的優點與特長 就會喜歡他
悲觀的人難以享受到快樂的情趣,因為總是把世事往悲傷失望的方向去想像,於是失去了美好的憧憬。對於未知的將來預先描繪成可悲可怖的景象,無異潑自己冷水、滅自己威風,於是喪失了樂觀求進的希望與勇氣。現代的社會現象可說五花八門、無奇不有,有其溫馨美好的一面,但也有其醜陋齷齪的一面,如果不懂得欣賞讚揚其美好,而總是凸顯揭露其醜惡,又怎能快樂得起來呢?
不管任何人、事、物、境,都有其美好的一面,如能將眼光集中在這美好的部分,就能懂得好好地去欣賞、去運用、去珍惜,因而帶來許多好處與快樂,這樣人能盡其才,物能盡其用,讓跟我有關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都能發揮其優點與特長,產生最大的效果。如此天下都是有用之人,隨地都是有用之物,到處都是美好的環境。
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與特長,但難免也有他的缺憾與毛病。如能明瞭與重視他的優點與特長,就會喜歡他、認同他;如總是專注他的缺憾與毛病,就會厭惡他、嫌棄他。但有些人很容易發覺別人的缺憾與毛病,卻沒有看出別人的優點與特長,於是放眼所見世上沒有一個好人,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他醜陋邪惡的地方。
知人善用要先了解別人的優點和專長
樂觀的人會比較專注和重視別人的優點和特長,不十分在意別人的缺憾與毛病。他了解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,每一個人都難免有些缺憾跟小毛病,就是聖人孔夫子都有缺失,何況我們一般凡人。孔子「席不正不坐,肉不方不食。」如果豬肉或雞肉切得不夠方正就不吃,這樣未免太挑剔了吧!
知人善用是要先了解別人的優點和專長,才能運用別人的專長,並不是消極地防避別人的缺憾與毛病。與我相處的人,能夠知人善用,就能讓別人表現他的長才,由於是他的專長,一定能勝任愉快,而且表現得可圈可點。這樣讓他有一展長才的機會,不但獲得了成就感,而且成為很出色、很有價值的人,因此更凸顯其優點與特長而討人喜歡。
人性都有良知良能 都有求真向善愛美的天性
樂觀者認為人性本善,人性都有良知良能,都有求真、向善、愛美的天性。人在教育與環境的薰陶下,都會趨向真善美的境地發展。在過去的歲月裡,誰都曾經犯過疏失錯誤,誰都有缺憾與毛病。重要的是今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,也就是『不二過』,那從前的疏失過錯已成為歷史,現在之後已經不存在了。
「君子不念舊惡」,「大人不記小人過」,如果總是惦記不忘別人過去的過錯罪惡,則會覺得人人都可怨可恨。這樣世上沒有人可信賴,沒有人可喜愛,會顯得孤獨無依、傷心失望。人都是從懵懂無知中活過來,誰都曾經做過糊塗愚蠢、甚至荒謬可恥的事。但人畢竟在疏失過錯中得到教訓,以後不再做同樣的傻事,不管曾經做過什麼壞事,只要能徹底悔改不再犯,就可說是改頭換面、重新做人了。
樂觀者只看到還擁有的部分 悲觀者只看到已失去的部分
樂觀者比較重視別人的優點與好處,因而會覺得每一個人都有其可敬可愛之處,這樣就容易廣結善緣,與人和諧相處,並從人際間得到助力與快樂。樂觀者對別人都不會表示絕望和嫌棄,比較懂得欣賞和善用別人的優點與特長,縱然別人有些缺失弊病,都認為有改過遷善的可能,對別人懷有興利除弊、向善求進的期待。
樂觀者對事情的變化都採取正面積極的看法,都認為會朝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。事情雖有成敗得失之分,但失敗之後必有成功之日,某方面有所損失而他方面必有所收穫。譬如說「目前的財產,只有從前的一半」,樂觀者會很慶幸還有一半財產,還有本錢可以東山再起,充滿希望可以將以前失去的再賺回來。可是悲觀者卻傷心擔憂,認為不得了快破產了,財產已經失去一半了,不要多久全部財產都會泡湯了,於是想像將來一無所有的慘狀。樂觀者只看到還擁有的部分,因而覺得欣喜;悲觀者只看到已失去的部分,因而感到傷心。
樂觀者對於物品也是注重其優點與好處,認為任何物品都有其應用價值,天下間並沒有無用之物,只是人們還沒真正了解其特性,還沒發現其應用價值而已。譬如糞土雜草可作有機肥料的質材,許多廢物都還有應用價值存在,樂觀者可以化腐朽為神奇。因此樂觀者對萬物都懷有珍惜愛護的心意,認為萬物都對我有幫助和用途。
與其比上不足而自卑自嘆 不如比下有餘而自滿自豪
樂觀者對於環境也重視其美好的部分,無論什麼環境都有其優點,但也有其缺點。譬如在城市有繁華熱鬧、交通買賣方便的優點,在鄉村有清新安靜、風光美麗的優點。樂觀的人無論身在何處,都可以享受其美好,能夠隨遇而安、隨緣而喜,從中得到許多樂趣。悲觀者卻無論身在何處,都在埋怨其缺點,厭惡所處的環境。
人之所以活得不快樂,主要來自於不知足。貪心不足是人類的通病,人的物質慾望是永無止境的,雖然已經擁有很多了,跟人一比較的結果,還是會感覺不足。所謂「慾海難填」,人的物質慾望像深淵大海一樣,永遠都無法填滿。因為慾望的胃口會越來越大,小慾望滿足之後,又會衍生出更大的慾望,那就更難得到滿足了。
人心不足蛇吞象,一般人會不知足,是由於跟別人比較的結果。所謂「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」,如果跟勝於我者相比,不論自己多富裕,也會感到貧乏不如人;如果跟不如我的人相比,才會顯得自己還算富足。因此人要活得快樂,必須比下而不比上,與其比上不足而自卑自嘆,不如比下有餘而自滿自豪。
貪婪乃是真貧窮 知足才是真富貴
在物質方面的慾望,總是會貪得無厭,擁有再多還是感覺不足。譬如金錢賺得再多還是覺得不夠,世上沒有人會嫌錢太多,當有十萬的時候,還想要有五六十萬;當有百萬的時候,又想要有五六百萬;當有千萬的時候,更想要有五六千萬。如此胃口越來越大,永遠都覺得不足。
有許多人迷信,只要錢多就一定快樂,事實上有許多億萬富翁活得並不快樂。主要原因在於不知足,由於不足就拼命去追求,好像人生只是以賺錢為目的,甚至為了賺錢而賠掉快樂與生命。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,就是賺得整個世界而賠掉生命,那又有何意義?如果人生用盡全部心力去賺錢而排擠掉一切享受,又有何快樂可言?
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珍惜已經擁有的,總是去奢想自己所缺乏的,永遠都會感覺不足。因為別人有而自己無,或者別人擁有的好而自己擁有的差,或者別人擁有的多而自己擁有的少,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,因而會越來越感到不足。這就是造成貪心不足、貪得無厭的原因,須知貪婪乃是真貧窮,知足才是真富貴。
人生所以會樂少苦多 就是因為不能勘破名利二關
許多人認為,人生辛苦忙碌為的是追求『名』與『利』二字。但人類辛苦忙碌地追逐名利的結果,永遠都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。好像人人都陷在追逐名利的漩渦中打轉,身不由己地忙得昏頭轉向,盲目地跟隨著群眾的腳步亂撞。有點像蒼蠅飛撞透明的玻璃一樣,雖然撞得頭破血流,還不死心地再往前撞。
人生所以會樂少苦多,就是因為不能勘破名利二關,因此始終身陷於追逐名利的牢獄之中受苦受難。於是有些達觀的人醒悟過來,認為人生唯有淡薄名利才能享有真正的幸福快樂。人生不該將全部的心力耗在追求名利上,因為追求名利是辛苦勞累的,並無幸福快樂可言,只有享受名利才可以體驗到真正的快樂。
「知足常樂,能忍自安」,是值得信奉的銘言。只要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,好好地享用與善待現有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都可以從中獲得快樂。人能不貪心貪多才能富足,如果貪婪之心不除,永遠都感覺貧乏不足。人能慶幸已經擁有的,就會感到幸福;如能不去惦念自己所缺乏的,就不會感覺貧乏不足。
事能知足心常樂 人到無求品自高
有一首「知足歌」值得你我在心裡想念:「人生儘受福,人苦不知足;思量事勞苦,閒著便是福;思量病痛苦,無疾便是福;思量患難苦,平安便是福;思量死來苦,活著便是福;也不必高官厚祿,也不必堆金積玉;也不必羨慕嫉妒,也不必求神拜佛;只要能逍遙自在,那就是享受清福。」
事能知足心常樂,人到無求品自高。清心寡慾煩惱少,逍遙自在日月長。名利財寶都是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,死不帶走,自己一個人所需的花費畢竟有限,又何必再貪多。譬如自己所賺的錢,真正花費在自己身上的都算少數,大部分的金錢都花費在別人身上,有子女的用在自己子女身上,沒有子女的則用在弱勢族群或作慈善的捐助。
人生所擁有的金錢名望都不是可以永遠掌握的東西,不斷地獲得而增加,也可能持續地遺失而減少。人生要能捨才能有所得,當擁有的時候,要感激上天待我不薄,慶幸自己得天獨厚,善加運用自己所擁有而享受快樂。當失去的時候,也不必太傷心惋惜,因為世上有許多事物都無法永遠掌握。
人生以賺錢為目的 勞勞碌碌無了期
事實上光擁有金錢並不能讓人快樂,金錢和其他物品一樣,要運用才能產生效果,如果只是守著而不用,一點好處都沒有,譬如藥品或食品,放久了可能變質變劣而成為不能使用的廢物。個人所擁有的東西,如果閒置沒有運用,還不是跟廢物垃圾一樣。像有些衣服收藏在衣櫥內,兩三年都沒有用過一次,還不如送給需用的人。這樣可以挺出空間,保存所收藏衣服的完整,不然大量衣服塞在衣櫥內,將所有的衣服都被擠壓得變形了。
有些人擁有大量金錢而捨不得使用,成為可憐的守財奴,這大量的金錢不但沒有帶來快樂,反而增加收藏保管的麻煩,另外還擔心被偷、被搶、被騙,更害怕被敲詐、被綁架,謀財害命的事件時常發生,足讓擁有大量財產的人寢食難安。如此,錢不太多的人值得自我安慰,沒有這些擔心顧慮,可以毫無牽掛地逍遙自在。
現代社會拜金主義盛行,好像人生以賺錢為目的,終年勞苦、全部心血都花費在賺錢上,沒有心思去享受精神生活與心靈生活。人成為金錢的奴隸,毫無自尊自主地聽從金錢的使喚,受了金錢的誘惑,就是做牛做馬也在所不惜。縱然拼死拼活,勞碌終身,所賺得的金錢還是感覺不足,因此持續地奔命於追求金錢中,於是勞勞碌碌無了期。
雖然金錢不是萬能 但是沒有金錢卻萬萬不能
現代社會金錢掛帥,人人唯利是圖,雖然金錢不是萬能,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,但是沒有金錢卻萬萬不能,物質生活所需的東西都要用錢去換取。貧賤夫妻百事哀,足見缺錢讓人物質生活短缺窘困,貧窮讓人低賤難堪。金錢雖然重要,但也無須視錢如命,貪得無厭。金錢要能適當的使用才能發生效力,如果擁應有大筆財產,還是一毛不拔,捨不得使用,一點好處都沒有,只算是貧困苦惱的守財奴。
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金錢具有非常大的魔力,所謂「有錢能使鬼推磨」,善用金錢固然可以濟苦救貧,妄用金錢也可以指使人為非做歹,甚至殺人頂罪。有一對古聯富有人生哲理,「錢有二戈,傷壞古今人品;貧只一穴,埋沒多少英雄」。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然而世間不少貪財之徒,為了爭名奪利而不擇手段,甚至貪圖暴利而去幹違法犯紀、傷天害理的事情。這樣為富不仁,又於心何安?
有人以聚財為樂,只要擁有大筆財產就高興,因此有錢捨不得花,甚至十分吝嗇,近乎刻薄虐待自己。死後留下大批財產,害得後代子孫為了爭奪遺產而不合,而且由於輕易地繼承了龐大財產,對金錢不會珍惜,因而生活奢侈浪費、腐化墮落,在不知長進的情況下,再多的財產都會敗光,到了後半輩子財產花光了,早年享受慣了,又缺少謀生能力,落得淒涼窘困的下場,這種由富而貧、由盛而衰的歷程是最悽慘、最痛苦的人生。
金錢要適當使用才會發生效力 產生快樂
善用金錢可以讓人得到許多快樂,但並不是有了大量金錢就可以使人快樂。金錢要適當使用才會發生效力,使用金錢過與不及都不會使人快樂。有些人深知金錢的可貴,因此只知存錢為樂而捨不得用,但是世上沒有人會嫌錢太多,任你怎樣節省吝嗇近乎刻薄虐待自己地存錢,仍然覺得所存的錢還不夠。這樣雖然有錢,但不會用錢,所以金錢不會給他帶來快樂。
有人作風海派,出手大方,極盡排場豪華,一擲千金也無顧忌,這種超量的使用金錢,已達浪費程度,除了一時炫耀財大勢大之外,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。因為浪費的人,很快就會把財產花光,由富豪而落魄到貧困,是最痛苦可悲的人生。所以使用金錢不要超量,最多只到六分至八分為止,才可發揮金錢的最大效果。例如飢餓的時候,什麼東西都覺得好吃,所花的錢效果很大,如果已有了六分飽,食慾已減少,再吃已有些勉強,此時所花的錢效果就變小了。所謂「醉後添杯不如無」,這「醉後添杯」就是超量,超量使用金錢就是浪費,浪費金錢並不能使人得到快樂。因為浪費金錢或視金錢如糞土的人,很快就會變為貧窮。
快樂不必向外找 快樂藏在自己心裡
人要快樂必先在心態上建立快樂的堡壘,從內心到態度表情都要充滿快樂的細胞與氣息。盡量壓制或清除不滿、不甘、怨恨、討厭、懊悔、憂傷等負面的思維念頭及言論表情。須知經常保持快樂的心境,才是有智慧、有希望、有成就而受歡迎的人。想想看,如果經常懷著悲傷、痛恨、怪怨、憤怒、失望、可憐等負面情緒,對自己、對別人、對事情都是有害無益。
究竟快樂是什麼?其實快樂是一種輕鬆、舒適、美好、如意的感覺。人人都希望得到快樂,但有許多人卻不曉得珍惜快樂、維持快樂,總是自找苦吃、自尋煩惱。許多人只因雞毛蒜皮的小事,就習慣地鼓動憤怒、怪怨、痛恨、討厭等負面情緒。世事豈有樣樣都能讓人順心如意的人生,如果只因小事而讓你不快樂,這些小事會不斷地接腫而來,那不快樂的情況也就隨著沒完沒了。
其實快樂並不是從外面去追求得來的,也不能寄望別人把快樂送給你,有人到外面去找快樂、尋開心,但沒有辦法把快樂帶回家來。其實快樂不必外找,因為快樂就在自己身上,快樂藏在自己心裡,要靠自己努力去尋找、去體會,去欣賞自己美好的一面,去慶幸自己優異的條件,去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去善用自己特有的才能或本錢,來期待有勝人一籌的傑出表現。
必先能自尊自愛 然後才值得人家敬愛
人要活在快樂中,先要持續地喜愛自己,能發覺自己的優點,瞭解自己的專長,熟知自己的興趣,並能善用自己的特長與特性,發揮自己擁有的潛能,讓自己有令人慶幸的突出表現,同時懂得勤奮求進,讓自己不斷地成長發展,使自己成為具有光明前途、無限希望的人。並自信能夠接受任何挑戰,排除任何困難,自認各種打擊、挫折、失敗、窘困,在自己用心處理下很快就會消失,從此以後將否極泰來、越來越順,可享受著漸入佳境的喜悅,歡欣地迎接明天會更好。
人必自愛,然後人愛之。必先能自尊自愛,然後才值得人家敬愛。人必須注重修心養性,努力自我改善求進,讓自己的缺失越來越少,自己的優點越來越多,使自己越來越優秀、越完美,這樣才會越來越滿意自己、越喜愛自己、越欣賞自己。能夠喜愛自己、肯定自己,然後別人才會喜愛你、肯定你。這樣自己喜愛自己,又能得到別人的喜愛,當然心裡會快樂不已。
日常能夠存好心 說好話 做好事 就可懷有快樂的心境
樂觀的人,不會過份注意自己不如人的地方,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特長。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是專長,因此自己一定有很多不如人之處,不能以別人的專長來跟自己比,這樣會讓自己自卑自棄、失望洩氣。要能喜歡自己,就須特別注意自己的特長,好好地運用培養發揮,開創出足以讓人讚賞的成績來。
人要先自愛自珍,懂得修心養性,培養高雅的氣質,保持優美的形象,能覺得自己可喜可愛,並自認是快樂有趣的人。能夠自愛自尊,才能受人敬愛尊重。日常能夠存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,就可懷有舒坦快樂的心境。自省自勉,自期自律,經常檢討自己的疏漏缺失,然後設法改善改進,讓自己的缺失越來越少,不斷地向美善的領域前進。努力做一個值得令人敬愛的人。
如果能夠知福惜福 現在所擁有的事物足可自滿
許多人所以覺得不快樂,是由於不懂得好好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,總是將眼光集中在自己所欠缺的事物上。這樣就會發現自己所欠缺的事物似乎越來越多,心裡不滿不足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。實際上如果能夠知福惜福,現在所擁有的事物,可說已經不少,足可自滿自豪。如看世界上許多落後地區,他們還不得溫飽,社會上還有許多鰥寡孤獨或身心殘障者,跟他們相比,就應該知福惜福了。人生一路走來,你我所擁有的東西,一直都在增加,因此如果懂得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就應該慶幸滿意了。
如果不能珍惜自己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,等於白白地糟蹋了辛苦得來的東西,如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懂得好好運用,那還不是跟廢物垃圾一樣,對自己一些效用都沒有。因為任何東西要懂得運用才會發生效力,如果閒置不用就等於廢物一樣,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,那對這東西是否擁有都無所謂,因為有和無是一樣的,擁有多還是少都沒關係,反正不管多少都不會使用它。那又何必費盡心思去追求呢?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懂得珍惜和運用,反而要費心保管它,豈不多一個累贅和負擔。
如注目在自己所欠缺的事物上 將因比上不足而自卑
如果總是將眼光集中在自己所欠缺的事物上,那將會活得很不快樂。因為人之所以會感覺自己有所欠缺,完全是跟別人比較的結果,看到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,或者別人擁有的較好較多,將因比上不足而自卑自嘆。其實每一個人擁有的東西各有長短,不可能樣樣都比別人好,也不可能一無所缺。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也有許多比別人棒的地方,只要自己懂得珍惜運用,自己所擁有的都是可貴有用的東西。
當然人的欲望無窮盡,如果心裡想要什麼,就要擁有什麼,那是天真幼稚的痴心妄想。漫無限定的隨心所欲,是無法完全兌現的。如果欲望不能滿足,就會失望而痛苦,倒不如不要那麼貪心不足,免得欠缺太多而不滿意。人生當然有許多缺失,所以才需要持續地成長發展、努力去改進改善。這種由欠缺而圓滿、由醜陋而完美的過程,正是值得我們欣賞慶幸、喝采鼓掌的地方。
人只要能活著 就必會擁有一些值得珍惜的東西
許多人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,不懂得珍惜,也不會好好地加以享用,這樣等於白白糟蹋了已經擁有的東西,有和無完全相同。有人雖然所擁有的東西不多,但懂得珍惜享用,反而得到很大的快樂。例如不打算賺很多的錢,懂得節省夠用就好了;不想買太高貴的衣服,只要穿起來美觀大方就好;也不想吃什麼山珍海味,只要營養衛生可口就好。所謂「敝帚自珍」,在別人眼裡雖然不是很珍貴的東西,但自己卻能十分喜愛它,在自己的心目中就變成難得的珍品。
人真的到了山窮水盡、完全絕望的時候,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,只要能夠挨過黑夜,必可迎接黎明的到來。人在最窘困的時候,還不會一無所有,最起碼還有命一條,能夠活到現在,就應該珍惜生命的可貴。所以人只要能活著,就必會擁有一些值得珍惜的東西,只要懂得好好地享用它,就可以獲得快樂。
常想自己感覺喜愛的事 多說別人喜歡聽的話
人要快樂就要養成喜悅的習性,平常不輕易生氣,不隨便怪怨,也儘少批評諷刺,更不指責謾罵。少想、少說、少做有關消極、負面、醜惡、怨恨、悲苦、憤慨的事情,因為這些消極負面的事情想得越多,自己心裡越不愉快,如說或做得越多,越容易惹人討厭,自己心裡也難於快樂。所以常想自己感覺喜愛的事,多說別人喜歡聽的話,多做可讓別人感激感謝的事,這樣可讓別人高興,反應回來也使自己快樂。
要做快樂的人,要像彌勒佛那樣,「大腹能容,容天下難容之事;慈顏常笑,笑世間可笑之人。」心存慈善喜悅,面帶歡笑春風,寬宏大量不記小人過,能接納別人的幼稚,能容忍別人的無理,能寬諒別人的疏失,也體恤別人的缺憾。別人有好的表現,多給人讚美欣賞、鼓勵打氣,讓社會有更多的好人好事。平日都能尊重別人、喜愛別人,讓世間人人都能自尊自愛。如果世間到處都有許多讓人可喜可愛的人或事,那麼人人都可活得快樂幸福。
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時常面帶微笑
人要快樂除了要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外,還要時常臉帶微笑,顯露出快活喜悅的表情,讓人感覺你是逍遙快樂的人。就是談吐也風趣幽默,語氣親切順耳,舉止溫文高雅,表現出和藹可親的風度,讓自己都能喜歡自己。快樂的人,臉上必定充滿笑意,臉上有笑才是最美、最討人喜愛的臉色。如果臉上佈滿冷霜,沒有一絲笑意,就容易變成難看的臭臉。如果經常擺出這種臭臉,就容易定型為令人討厭的醜惡臉孔。
人的表情動作可以影響人的心情,如果臉上帶著微笑,裝著輕鬆愉快的表情動作,不久心情就會快樂起來。如果哭喪著臉,裝著憂愁可憐的表情動作,不久心情就會悶悶不樂起來。要像演員一樣,表演出欣喜快樂的形象,充滿開朗、活躍、輕快的氣氛,散發出風趣、可愛、逗樂的氣息。這樣不但自己充滿快樂,也把快樂散發給周遭的人。
培養幽默風趣的氣質與習性
培養幽默風趣的氣質與習性,可維持輕鬆愉快的心情,而使自己過著有情調、有韻味的生活。幽默風趣不但可以歡娛逗樂周遭的人,同時也可讓自己開懷歡笑。幽默風趣可讓平淡無味的生活,增添引人快樂的情趣與笑料,像在平靜的心湖中蕩漾著美妙的漣漪。幽默風趣的習性,可以驅除枯燥無味、空虛無聊的情緒,宛如在人生路上隨處綻放著豔麗的花朵。
笑是高興、快樂的自然表現,好像只有高級動物才懂得笑,常笑的人比較快樂無憂,而且比較健康長壽。人在開懷大笑時,全身顫動,不但有助消化,也使血液循環良好,因而有益健康。有人說:「一日三大笑,可以延年益壽」。笑口常開的人,心情必然輕鬆愉快,可以招來較多讓人高興的喜事,而拋棄或忘卻了許多無謂的擔心、恐懼與憂愁。笑也是最佳的化妝品,笑讓人容光煥發,美豔動人,散發出親善喜愛的氣息,讓人歡欣舒適。臉上經常含笑,相貌也會變得亮麗好看。
笑不但讓自己輕鬆 也能討人喜愛
笑表示高興、喜愛、歡迎,笑象徵著希望、光明、成功。笑不但讓自己輕鬆,也能討人喜愛。希求活得快樂的人,不要忘記經常開懷笑,不但心裡在暗笑,而且臉上也要充滿歡笑。吳延環的「長壽歌」在說明笑的好處多多:『一笑煩惱跑,二笑怨憎消;三笑憾事了,四笑病魔逃;五笑永不老,六笑樂逍遙;時常開口笑,壽比老彭高。』笑能趕走煩惱,笑能驅除怨恨,笑可以保持青春美麗,笑給人帶來健康快樂。
人要忘卻煩惱憂愁,除了笑口常開之外,還要常表現出輕鬆快活的舉止動作。像輕快活潑的腳步,柔和親切的談吐,春風得意的表情,表演出歡欣鼓舞的姿態,能夠保持快樂的形象,就容易忘記煩惱憂愁。同時經常欣賞優美悅耳的音樂,觀賞美豔如畫的自然景色,偶爾去看電影、戲劇或畫展,去聽聽有關人生修養的專題講座,或參加有益身心的團體活動,或參與有益社會人群的服務工作。這樣心情能夠保持輕鬆愉快,讓日子過得多姿多彩,使生活充滿情趣和歡樂。
笑是掌握快樂的根源,聰明人深知笑可以帶來喜悅與幸運,可以驅除痛苦與悲傷。笑會給人帶來可喜的希望與良機,笑也容易得到別人的歡迎與敬愛。聰明人懂得運用笑,讓自己順適、美好、成功、快樂。白居易有首詩:「蝸牛角上爭何事?石光火中寄此身!隨富隨貧且歡樂,不開口笑是癡人」。人不開口笑,是不會快樂的。
人生只有一次 也只能活在當下
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,每一個人也只能活在當下。所謂「當下」,就是此時此地,也就是現在。人生可以擁有、可以使用、可以享受的也只有當下。時光不停地向前推進,歲月不會倒流,逝去的光陰永遠不再回來。過去的恩怨情仇、悲歡離合,在當下只有腦海中的回憶;未來的貴賤榮辱、成敗得失,在當下也只是虛幻的憧憬。所以人生可以運用、可以享受的只有當下,因此快樂的人都懂得珍惜慶幸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同時懂得把握現在,注重現在的努力與成長,讓自己快樂地活在當下。
達觀的人懂得把握現在,輕鬆灑脫地活在當下。對於過去不管是好是壞,現在再懊悔惋惜也於事無補,何必舊事重提來徒增苦惱。對於不可預知的未來,更不必杞人憂天擔心害怕世界末日會到來。要能期待美好的未來,要堅信日子將過得越來越好,這樣才可以快樂地活在當下。否則,一方面要懊悔過去,一方面又要憂慮未來,這樣又怎能逍遙快樂地活在當下呢?
世事變化無常 要期待變得越來越好
世事無常,瞬息萬變,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。像各星球不息地在繞行運轉,像人從出生後不停地成長改變而致老死,像一株植物從發芽伸長而後生葉分枝開花結果,都在不斷地變化,跟三五天前絕不相同。人的身心、智慧、知識、觀念、技能、財富等都在不停地改變中,我們生存的社會環境,也不停地在建設改造而變化不已。人應懂得欣賞其變化過程中的美妙,體會其成長發展、漸入佳境的可喜可愛。
既知世事變化無常,那麼對人對事要持有一種觀念,期待都會變得越來越好。就像人由幼稚會變得成熟,由愚笨會變得聰明,由呆板會變得靈活。事情也一樣越來應該會越順暢、越理想,其他用品、物件、設備、習俗、制度等都應該會越來越精美、越合人意。由時代演變而愈進步,人類的文明也愈來愈進化,可知人類的生活也將隨著文明的進展而更為美好。雖然現實仍有許多缺失,但不必過度地厭惡現實、詛咒現實,否則會使自己活在痛苦中,相信只要肯盡心盡力設法革新,這些缺失都將逐步獲得改善。
在變動不息的時代裡 應抱持的四種觀念
世事變化無常,這種不息地變動,表示新奇生動而不死板,成長發展而不停頓,讓世界在變化莫測中呈現其多姿多彩,讓人們不斷地可以分享到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。寄身在變動不息的時代裡,必須抱持下列四種觀念:
其一是必須隨著時代的改變,在觀念作法上汰舊更新,大膽地採用效能較佳的新方法,果敢地拋棄落伍差勁的舊包袱,積極地去適應新環境、新事物,以避免因激烈變動而帶來不安穩的感受,而能真正享受新奇事物的便捷舒服。
其二是天下沒有永遠不變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不管改變得快或慢,每年每月每日都有所不同,所以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,也沒有絕對的壞人,因為人也是時時在改變當中。所以不必厭惡或排斥當前所面臨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雖然他現在有許多缺憾,但以後會改變的,重要的是要懂得分享其由壞變好、由醜變美的喜悅。
其三是改變表示不固定而有所變動,因此任何人的名和利,是無法永遠掌握的,世上的名和利,不停地在流動,也許從別處流到你身上,也許從你身上流到別處。人生有上台的時候,就要想到必有下台的一天。今日可說很富有,也可能他日變得很窮困。所以當擁有名利時,要懂得珍惜與運用,不致在失去時才懊悔惋惜。
其四是人生雖然不斷地獲得從前所沒有的東西,可是也隨時會失去許多自己所珍愛的東西。當有收穫時,要盡情地慶幸歡娛,來享受收穫的甜美;當有所損失時,不必擴大去傷心惋惜,把它當作是另一種的投資或交換,或是人生無法逃避的歷程。
許多人之活得不快樂,主要是由於不能安於現實,不能隨緣而喜、隨遇而安。身在此時此地,就要懂得享受現實的新奇與美好,因為時空改變了,現實絕對跟過去不同。如果以時代都在進化變好來說,現實應該比過去為佳,所以對現實應該感到滿意才正確。但是許多人只看現實不好的部份,像聚光燈那樣只照著比從前更嚴重的缺憾,如此以偏概全就會不滿現實、詛咒現實。其實就整體而言,人類的現實生活,要比過去更豐美。只是人在現實中,不懂得珍惜享用現實的許多美好,只是厭惡詛咒現實的醜陋與缺憾,當然就會活得不快樂了。
別只詛咒現代社會的醜惡 須知現代社會比從前增加更多優點
許多人批評現代社會的種種毛病,詛咒現代社會的醜惡,認為現代人逐漸失去樸實謙讓之心,似乎變得比較現實浮華、虛偽奸詐。現代社會偷搶擄勒、欺詐殺人等作姦犯科事件,有增無減。普遍崇尚虛榮,講究鋪張排場,笑貧不笑娼的歪風盛行,假面具變多了,人情味變少了,人心變得險惡,道德日益淪喪,難怪要興嘆「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」。加上自然生態被破壞,空氣水質被污染,人車擁擠難行,環境吵雜骯髒,對現代環境的惡劣,滿腹牢騷,痛惡不絕。
不錯,現代社會有許多毛病,這是工商業社會必然的現象,農業社會就不致如此。不過要想一想,現代科技昌明、經濟繁榮,現代社會比從前增加更多的優點,讓生活過得更舒適方便,這些是從前農業社會所欠缺的。現代化就是代表物質生活富裕,生活水準提昇。如果時光倒流,回到三百年以前的農業社會,相信大家一定生活得很難過。
當今是進步迅速的時代 享用現代社會美好精緻的一面
時代是不斷地在進步,人類的智慧持續地在研究開發更舒適美好的生活。人類的社會文化及生活水準,都在逐年提昇之中。當今是一個進步迅速、變動頻繁的時代,不管是美好的事物,還是醜惡的事物,都是稍縱即逝的,很快就會成為歷史。因此現代人要活得快樂幸福,必須懂得享用現代社會美好精緻的一面,珍惜現實所擁有的便捷舒適,人類文明進化到今日,有許多快樂與方便,是二三百年以前的人無法享受得到的。
比起從前,應該自滿自喜,要能安於現實,喜愛現況,身在此時此地,就要懂得享受現實的美好,讓自己能夠輕鬆快樂地活在當下。我們要慶幸生存在昌明進步、繁榮便捷的時代,人人能夠豐衣足食,住得舒適,行得便捷,就應該算是幸運的一代了。能夠知足知福、惜福享福,就可稱為美滿幸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